港澳台联考语文复习资料-汉魏晋诗3-名诺港澳台联考网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港澳台联考语文
港澳台联考语文复习资料-汉魏晋诗3
发布时间:2012-10-08 09:50:35
 

一、作者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二、汉魏晋诗:

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曹操《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旧题乐府)

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曹植《白马篇》

建安七子:嵇康《赠秀才入军》

西晋的诗人:左思《咏史》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系列

东晋末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

汉魏晋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古诗十九首:

1、题解:《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比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2、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3、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tián)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4、思想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5、艺术成就:《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却不直言,委屈婉转,意味无穷。从写景叙事发端,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情,水到渠

成,又抑扬有致。

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

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物我互化,浑然圆润的艺术境界。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

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

5)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

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返回顶部 ↑